函三楼书法论坛

 找回密码
 申请注册(需审核)
搜索
查看: 2047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癸未盛夏书法评审杂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9:3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癸未盛夏书法评审杂记
潘良桢

一.却“请讬”
二OO三年,岁在癸末,出梅入夏,酷暑奇热。七月廿五日冒近40度高温去上海博物馆参加新从美国以450万美元购回的四卷祖本《淳化阁帖》赏读会。会上,与沈培方、水赉佑、茅子良相与释读帖文,及第八卷最后一件右军书札,有“人事请讬”一语。这些天来,这四字常在脑际萦迴,托关系,走门路,真是古已有之啊。虽说古已有之,而此风大概莫盛于“文革”,那时人事如陵谷变迁,“领导班子”犹如走马灯之不停变换,掌权者中既有被“结合”进去的“革干”,又有提拔上来的“造反派”新贵,“大联合”了,又必须由各派代表“平衡”,更有“军宣队”、“工宣队”等介入,九流三教,五花八门,关系头绪一多,曲曲折折,总能找到一二熟人或半熟人或并不相识而鞭长可及能拉上点关系的人。所以那时的人颇多遇事首先想到找人开方便之门,当时形象地叫作“开后门”,即古“请讬”之谓也。文革结束,此风未息且漫及书界,尤见于竞相参展、意在得奖、争取入会之际。听说当年曾有人“请讬”某参与评审之要员,结果因其“请讬”面欠广而仍然落选。此君立即获悉,又立即求得有力者助以一言,取得“手谕”,重集评委,终于“照顾”入展。目的是达到了,总不免令人齿冷。为避免这种恼人的干扰,除了旧的如“糊名”等方法之外,书协这次还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一是评审地点保密,而且设在远离市区人不易到的地方;二是评委组成直到评审前夜才最后决定,评委之间亦互不知情。这第二条,实际效果要比在展事启动时就决定并公布评委名单来得好。因为自公布评委名单到实际进行评审,中间有一个征稿的过程,往往短则一二月,长则有半年,“请讬”的时间空间大得很。国展这一级的“评委老师”都是知名度颇高的书坛巨子,一直在明处,只要有意,人家寻你并不难。曾听说有人宣言:“愿出10万元,只要有人能让我入全国展。”事未必成,亦未必真的发生了有人以10万元贿赂“评委老师”而入展,但类似的“请讬”意向大概并非绝对没有。上海这次的临时抽签决定评委,大大压缩甚至几乎抽掉了“请讬”的时间空间,有利于摆脱“请讬”缠绕,以保证评审的相对公正性。当然。“请讬”既然称“风”,自是无孔不入。配备有手机的评委中还是颇有人接到了消息灵通者追踪而来的电话,或许言语支吾之间仍流露“请讬”之意。因为我听一位评委接听手机后嘴里嘀咕一句:“还是有人打电话来。”但这仓卒的电话“请讬”并未发生作用,这是由于又设了第二道防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9:33:12 | 只看该作者
二、不“私荐”
听一位参加过全国展和中青展评审的朋友说起,某次评审过程中,某位“评委老师”指着自己一个学生的作品,向其他“评委老师”热心推荐:“这件不错吧?仔细看看,真是不错!”又连连逼问:“是不是?”其意自是要人立即表态。那时似乎行的是“贴票”,“评委老师”个个德高望重有头有脸,你这么举荐,人面对肉面多数人不好意思拂其意,顺水人情,贴上一票。人行我效,另一位“评委老师”依此办理,如同临一遍法帖一样,也把自己的学生推了上去。此风如果大行,入展的尤其获奖的大概要被“评委老师”们的“门生故吏”囊括,还有什么公正可言?上海这次的作品评审,评委到齐,主事者规定:大家各看各的各评各的,不要相互影响。话只轻轻地说一句,大家自觉遵守这条纪律,即使偶尔一二人轻声有点议论,决无影响别人力荐某件作品之意。所以,电话“请讬”因有“不私荐”这第二道防线而未起作用。当然这也要参加评审者自觉地自重自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9:33:44 | 只看该作者
三.慎“初选”
应征的作品总是大大多于能入展的件数。这是好现象,说明参与者人数多热情高,也给了评审者更大的选择余地。当然,这一方面必然有众多的落选者,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加重了评审者的工作量。在极有限的评审时间内,过量的送审作品蜂拥而至势必严重加剧评审者的视觉和心理疲劳,从而影响评审质量。而在全部应征作品中,显然是程度不一,而且水平差距有十分悬殊而非常明显者。所以,有人在评委们正式评审之前先作一番初评,淘汰一部分明显不合格的应征作品是必要的。这次评审,也有一部分应征作品在“初选”中就被初步淘汰。那么。这部分作品的作者是否受到不公正待遇了呢?不。这部分在“初选”中被淘汰的作品照样运到了评审地,足有几大捆。在所有未被淘汰的作品被评委们评审打分之后,这批“初选”淘汰作品照样分三批全部袒露在全体评委面前接受他们的审视。这些作品一打开,评委们的感觉是一致的——确实在总体水平上比刚才评过的作品跌落了一大截,这说明初选者的眼光大致不差。然而,全体评委仍然从头到尾审视一遍,注意有否“遗珠”,只要有任何一位评委认为有哪一件作品应该取出重审,都可以取出集中在一边。这样“抢救”出来的作品有二十来件,工作人员继续正式编号,全体评委作正式打分评审,与初选未淘汰的作品同等待遇。所以,实际上是所有应征作品都由全体评委经眼并作了评价的。初选是粗选,不如此则可能拖垮整个评审工作,但对初选淘汰的作品评委们必须抱抢救遗珠的态度认真负责地审视评价。这次评审虽不敢说绝对无遗珠之憾,但我们都尽了心力,相信大致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9:34:20 | 只看该作者
四、议“获奖”
在审视所有应征作品并对全部应选作品打分评审之后便是获奖作品的推选了。获奖作品是入展作品中的优胜者。如果简单化处理,只消定下获奖作品的件数,然后由高分到低分,取出相应的前N名作品就是了。每件作品的总得分是全体评委评价的综合结果。但是,艺术评审实际上是很难通过计量的比较来正确评判的,我们的评奖史上有过以这样的方法评出的获大奖者,但评出后不少人认为名实不符不敷众望,这就暴露了这种貌似公正的评选方法的不合理性。所以这次我们既以作品的得分情况为评奖的基础,又不机械地按从高分到低分原则选取前N名作为获奖作品。因为有的作品水平较高,但个性强烈,不调众口,有的评委不喜欢就给了低分以致得分略逊,而有的作品水平一般,却是“雅俗共赏”,最后得分因此而遥遥领先。这就是机械地计分评奖的结果有时会使群众不满意评委也意外的原因。这次我们共提出多出预定获奖作品件数一倍左右的得分最高的作品候选,实际上是列出某得分数以上的所有作品来候选。这样就在更高的要求下进行再一次苛刻的评选审议。
按原先的打算,本次大展拟分等级评奖。分级评奖,有人不赞成,我则一向认为从来奖级低的未必不如奖级高的,甚至未获奖的未必不如获奖的。在这次评奖前的碰头会议上,也有人提出不分奖级。我提出看实际情况办,最后评出的获奖作品若看不出明显的等级差别,不宜仅以得分相差一二分而强分甲乙。最后大部分评委意向不分奖级。而在实际审读全部候选作品并确定获奖作品后,也确实不见得能够明确无误地分出一二三等奖来,结果是一律称为优秀奖。这可能与实际情况比较相符合。
在评审获奖作品的过程中,发现候选作品中有一件出自书协某驻会工作人员之手,怎么办?经研究,为免瓜田李下之嫌,还是迴避为好,结果这件作品就因此退出了候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9:35: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潘良桢 于 2012-4-29 19:36 编辑

五、说“硬伤”
书法作品中的“硬伤”是这几年来出现颇频繁的话题,每次评选,每次展览都有,于是总要被提出来一谈。笔误大概人所难免,但有不少错误却显然不是大意无心 间的失误,而是因不知而误,比如在“简转繁”时把姓范的范写成模范的范,把茶几、香几的几写成几天、几个的几,混淆艸字头与竹字头等。这次也发现不少,如写篆字把“易”误增中间一横画而写成了“阳”。有两件作品已进入优秀奖候选行列,却因错处过多而出局,值得一说。巧的是两件作品都写的是杜甫诗。
其一,草书杜诗《客亭》轴。笔致意态皆好,已初步被选中为十件优秀作品之一。杜甫此诗不经见于书家书作,评委们想仔细读读究竟是什么内容,一读,问题显现了,好多字不认识,连诗题也辨认不出,大家捉摸良久。有人在作品背面发现了释文,方知为杜诗《客亭》,再细看比对,发觉草法离谱的太多。怎么处理?评委们有点进退维谷之际,周慧珺主席在旁也看了半天,提出原则性的指导意见:“优秀作品有榜样表率作用,草法错这么多,拉下吧!”大家同意。我颇为这件作品的作者惋惜。此事的处理是慎重的,经过了全体评委的反复推敲。当时十件优秀作品已经选出,此件退出,怎么办?周主席意见:“九件就九件吧。”我以为,在评奖时,在评选优秀作品时,这种不留情面严格把关宁缺勿滥的态度是正确的。
其二,行书杜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轴。所书为杜诗名篇,记得是收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写的是行书,按理不会出错,谁知偏偏出错,而且一首七律五十六字错了好几个。且举其二。一,诗中有句“漫卷诗书喜欲狂”,字轴错为“漫转诗书”,经人指出,有人说会不会版本不同?其实那是无据的吧?你想“诗书”如何“转”法?二,诗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乃是名句,清人毛西河评曰:“即实从归途一直快数作结,大奇。且两峡两阳作跌宕句,律法又变。”“剑外忽传收蓟北”,那是身在蜀中的杜甫闻说寇乱削平,蓟北收回,雀跃之下预想飞速返回洛阳田园的行程。诗后诗人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中所述是当时由蜀中先水路后陆路返回洛阳的实际行程,地名也都是实名。这行程直到很久之后还是如此,近三百年后的宋嘉祐四年(1059)“三苏”父子携全家出蜀赴京,也是走的这条路。他们从眉山出发,由岷江入长江,沿江而下,出三峡,至江陵上岸度岁,然后陆行经襄阳北上。字轴把襄阳写成“湘阳”。也有人说会不会版本不同?不会。一则北上并无“湘阳”其地,二则若解作“湘水之北”,则既非地名,又与北返洛阳南辕北辙。所以作者写这件作品,对所写内容尚缺少必要的了解。视其用笔使墨,还是颇见功夫的,惜乎在“字外功夫”上尚略感欠缺。结果,不仅从获奖候选的行列中撤了下来,而且有人提议请作者重写一幅参展,不知最后怎么办的。
“硬伤”的成因比较复杂,主要是文字与文史根柢不够。这与书法艺术走出了传统的文人学士圈子而为大众所接受有关。书法艺术群体的这种变化毫无疑义应该受到肯定,而随之而发生的文字文史修养不够的问题也应受到重视,得到弥补。提倡书家多读书已有多年,前几年专业报刊上还请专家开列推荐书目。但读书是终身的事,知识有一个逐步积累和更新的过程,不是三五天就能立竿见影地解决的问题。希望弄书法的朋友尤其时年轻朋友都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日多,久而久之文字和文史修养自能提高。起码手边应备一部如《辞海》那样的工具书,有疑问,经常翻翻,尽量避免“硬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9:35:47 | 只看该作者
六、择“幅式”
凡办书画展览,最受欢迎的总是三四尺条幅,因为布展张挂方便,又少占地方和墙面,有的甚至规定只收条幅。近十几年,一方面是晚明王铎、张瑞图等人书风大受欢迎,而这些晚明书家超大幅作品甚多,诱人仿而效之;另一方面当代的书家,尤其是年轻人敏感地看到大幅作品在展厅效果上的优势,所以大幅作品一下涌现争胜。我曾在北京参观一个展览,一长溜的大墙上紧挨着挂了几十幅“丈二匹”。一一看去,只觉得太累太压抑。看多了,多少有点麻木,似乎也不觉其大了。我觉得,各人情况和字体内容不同,书法的幅式应该是多样的,作品尺寸也不必都去“搞大”。比如小楷,大体上属于古人所说的“章程书”,其初主要用于写经抄书,现在来写,形式似以扇面、册页、手卷这些小尺寸的形式为宜。因为字小,以精工为妙,宜于手头把玩欣赏。可是这次应征作品中有不少件六尺整张以上的大幅小楷作品。有一件还近于“蝇头小楷”,密密麻麻,摊在地上远看过去犹如一页整版刊登工作报告的报纸。你想,这样的作品裱将起来挂上墙,让人怎么细读把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9:37:12 | 只看该作者
七、自“取法”
近几年,上海书家大体上改变了以往群趋争学某家某派而形成的几家阵营分天下的局面,上海书法面目的差异拉大了。但是,似乎还可以“步子再大一些”。放眼全国书坛,所谓“流行书风”其实并不止一种写法或面目。在向传统取法时,这些年来最大的热点是王铎。我有时从互联网上浏览书法网站,发现王铎主要的师法对象之一米芾也是极热的热点。这些成为取法热点的书家受众人崇拜,至于不容人有所批评的地步。上海好像也受此风气影响,取法对象也大多集中在几个热点上。其实,中国书法遗产极其丰富,大家在很好地完成基本功的严格训练之后,不妨放出眼力自己到书法遗产宝库中去发现与选择与自己相契合的具有别样的美的书法来作为取法的对象。其实,早年上海书坛原本有各自取法、自具面目的特点。当年去永嘉路书刻会看作品陈列,会员人数尽管远少于今天的书协会员,而书风与写法之不同犹如人面之相异,真有百花齐放,争奇斗妍之胜。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可能是那些前辈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主张在支撑。跟风那是缺少主见的结果,也是才识浅薄的表现。我想随着上海书家群中更多的人趋于成熟,不屑跟风,别有取法,独特创造,上海书坛亦将更为多姿多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9:37:47 | 只看该作者
八、有“进步”
1999年秋我曾参加过市书法展的评审工作,那是我平生第一次担任评委,也是第一次看到全部的应征作品。看全部应征作品跟看经过别人去粗存精的评选工作后的正式展览,感觉当然是很不一样的。说实话,那回当我走进满地铺着应征作品的文联大厅时,一眼扫去,不免担忧!在评分表尚未送来之前,我走马看花地巡视一过,回来对在身边的周慧珺主席说:“我们不容盲目乐观啊!”以全体应征会员和非会员的平均水平来看,可真要有点愤发图强的精神急起直追。当然,经过挑选,又经装裱,看正式展览时感觉略好一些。时隔四年,这次我再来参加评审工作,又看到了全部应征作品,总体感觉是较上回所见有了点进步。虽然目下上海书法仍未“重振雄风”,在全国而言,也还并不在领先的位置上,但进步毕竟还是有的。其原因,我想主要还是这几年打破了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甚至有点夜郎自大的旧局面,眼界一放开,思路便拓展,陈陈相因的模式被打破了,艺术表现的手段和进取的方向也多样化了。主要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带来了近期上海书法艺术的渐见繁荣。这还只是初见成效。我们应该珍惜这初步取得的成绩,爱护探索精神,努力使上海书坛更趋繁荣。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书家创作力的进步,书法展艺术水平的提高,也将进一步提升广大观众的欣赏和鉴别水平,而高水平的“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无疑对书家自身的进步是有力的推动和无情的鞭策。平庸的观者养就并姑息平庸的书家,而高明的观者则毫不妥协地拒绝平庸,这将是促使高手成批地出现的巨大推动力。期望出现更多优秀的书家!也期望产生更多高明的“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两者之间相互激励鼓荡,书法艺术兴旺繁荣有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9:42:2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十来年前参加一次上海书法评审工作后,
被要求写出的一篇杂记,
立即登载在上海书协通讯上,
刊登时被删些许内容。
这里是此文在网络的“首发”,
以飨各位同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4-30 16:12:47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十分钦佩潘师思维之缜密、内容之翔实、语言之平实、思想之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函三楼书法论坛 ( 浙ICP备12023790号-1 )

GMT+8, 2024-5-20 22:56 , Processed in 0.0494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