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三楼书法论坛

 找回密码
 申请注册(需审核)
搜索
楼主: 忞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潘良桢先生:学书四十年自述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7-12-6 02:34: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仰天大笑出门去 于 2017-12-6 22:33 编辑

这才叫“文短意长”呢。

老师在大学里学的那些专业课及旁听课都很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7-12-6 12:43: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予予 于 2017-12-6 12:45 编辑

看了 老師講他接觸的人聽过的課读過的書,覺得自己"字外功"太狹窄太單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3 11:34:55 | 只看该作者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华东政法学院从事青少年犯罪研究,与专业专长有距离,但工作十分繁忙,几以一人之力承担一份双月刊犯罪学专业杂志的编辑事务,看稿、改稿、答复投稿者的来信,我不肯有一丝敷衍马虎,费时很多,又要带学生去公、检、法机关学习和搞社会调查。这时,出世不久的孩子又特别磨人。这几年是我负重感最甚的时期。我只能强打精神挤时间写字,也未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安抚。苦于疲于奔命又住处狭小,很少时间能够写字。我把这个苦恼告诉先师王蘧常先生,先生略作思索给予教诲:“时间再紧,每天写两三行还是可以的。所以我提倡‘两三行主义’。”自此我一直践履至今。还有不少书学和书法史上的问题,常常在我工作之余萦迴脑际,想深入研究,可时间和经力不允许,也是不无苦恼。
        1986年,我应征参加第二届全国中青展。这次活动有点特殊,一是文化部参与主办,二是设奖。一个初夏的傍晚,我收到中国书协的电报,通知已评为获奖10人之一,命立即进京受奖。这样,我在相距20年之后再到北京,不仅从方毅同志手中接过了获奖证书,还认识了一批书界的新朋友。
        那几年,或通信,或会面,我与一些书界朋友建立了联系。在与华人德、白谦慎等人的几次交谈中,大家都觉得最好能结一个书法社,以利切磋书艺。这个愿望终于在1987年冬天实现了。在苏州市有关部门支持下,我们成立了沧浪书社。社内高手云集,大家又都坦诚相见,四五年来,我受益很多。
       1988年初,我调回母校复旦,在古籍研究所任职。专业对口了,可是所里一直不安排我可作长期研究的课题,零敲碎打地做过一些,大部分时间赋闲。这时我开始把多年来思考着的一些书法理论问题逐个再做思考,并试着撰写论文,参与书学研究。正在此时,山东省以难能可贵的气魄和毅力主办一系列古代石刻书法学术研讨会,和中国书协理论部的几位先生一样,他们也热情地向我约稿,这就成了促使写出一些专题论文的鞭策力。河南《书法导报》创刊之初便同我建立联系,在他们的支持下我写了一些文章,记录往日的见闻和随想,希望能为研究现代中国书法史的人提供反映点点滴滴情况的文字材料。我非常感谢这些朋友的信任和鼓励,只是学植浅薄,所知寥寥,有负雅望,心中仍多所惭愧。我身在高校,略知学术界的情况,深感至今为止书学研究在学术界还是很没有地位的。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粹,有巨大的文化意义,这与书学研究在整个学术界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问题恐怕主要还不是学术界的偏见所致,而是我们目下的书学研究学术水平还不高。努力提高书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发掘和揭示书法艺术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巨大意义,从而提高书学研究的学术地位,应当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1986年以后,我比较多地注意临写“北碑”,这是我以前的薄弱环节。几年来的反反复复,我对“隶书遗意”的表现和“唐人楷法”的来源有了较为真切的理解。为了研究秦代文字与书艺,我曾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大量仿写两周金文,体会到了“隶法”源头在此。为了完成江苏教育出版社所约《六体书法字典》中今草部分的书写,我重检草法,并取《淳化阁帖》等认真临习,于二王用力尤多,看到了从章草到今草的发展线索。这几年我是上上下下尽量多临古今法书,但每临一种事先并无很明确的从中学什么,或借以帮助形成自己的什么书法风格等等的预期,一切任其自然,能吸收多少就吸收多少,听凭潜移默化,我相信自己已具备了一定的判断力。风格应是自然的流露,水到渠成,企求标新立异的主观愿望过于强烈,往往会流于习气和做作。创新与传统永远不能脱离,这不仅是因为创新要有根基,只有尽可能地掌操传统,所创的“新”才能立足得住,而且所谓“立足得住”,也就是你所创的“新”要为今人和后人所承认,今后也将归入“传统”而保留下来。你创的“新”若不能成为后人所保存和接受的“传统”,不就尽管风流一时炙手可热,过后即如烟消灰飞,顷刻泯灭了吗?


(原载《书法导报》1993年5月19日 总178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7-12-13 11:57: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老师是42歲開始作專門書學研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7-12-13 13:58:5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一遍。其实还可以展开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7-12-14 22:43:22 | 只看该作者
两三行主义  沧浪书社  书学研究  上下临写 自然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7-12-15 22:27:32 | 只看该作者
风格应是自然的流露,水到渠成,企求标新立异的主观愿望过于强烈,往往会流于习气和做作。创新与传统永远不能脱离,这不仅是因为创新要有根基,只有尽可能地掌操传统,所创的“新”才能立足得住,而且所谓“立足得住”,也就是你所创的“新”要为今人和后人所承认,今后也将归入“传统”而保留下来。你创的“新”若不能成为后人所保存和接受的“传统”,不就尽管风流一时炙手可热,过后即如烟消灰飞,顷刻泯灭了吗?

老师15年前的真知卓见识至今仍振聋发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7-12-16 16:35:28 | 只看该作者
泥山邨人 发表于 2017-12-13 13:58
学习了一遍。其实还可以展开讲

专栏文章有字数限制,
虽然对我有所放宽但还是不能放言无忌。
这个问题可以做专题文章,
何况又是这些年过去,
我的学书还在继续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10:43:40 | 只看该作者

      屈子的名句大家耳熟能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书虽小道,若想真正有所成有所知,这“上下求索”的功夫不可偷懒。恩格斯认为,思维的训练除了读哲学史外别无他法。你若要真正通晓笔法,舍多多临写历来各种法书别无他途。你要真切理解书法史,不能老做旁观者,除此之外也别无捷径可走。古来论书的话不知凡几,你若没有这亲手去“上下求索”的真功夫,别人的真知灼见便难以深切领会,别人的糊涂话你也识他不破。所以无论想在书法创作上有所成就的人还是想作书法史、书法美学研究的人,临帖功夫万万不可躲懒取巧。“读帖”是个好方法,但它决不能完全代替临帖。我这样认为,也确实是这样躬行的。用沈尹默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不欺人,也不自欺。
      当然,书法的发展绝不是传统的不断翻版,也不是传统中几种流派的简单轮回,也不是靠把传统诸因子的简单组合来变花样,而是由多种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无疑,其中书家的创造精神起极大作用。我虽不一概地反对,也不一概地赞成“片面的深刻”,但发为议论应有针对性。目下所见,尤其在青年学书者中,临帖功夫的欠缺恐怕还是主要问题。临帖功夫深,未必能成大书家,但没有这功夫而成功的,怕更其难找了吧?
      以上便是我对自己40年来学书过程的简略回顾,也时而坦率地说些一孔之见。思想起来,最深的感触约有三端:一是对师友的教诲、帮助、提携和勉励深深感激;二是惭愧无所成就;三是艺进乎道,难乎其难,唯以方长之来日,加紧努力以求寸进。

《自述》后的“补白”

      《书法导报》编者诸君约我拿出几幅“作品”来刊登,已有好些时日了,而我一直不敢出手。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是最富有哲学品格的艺术样式之一,有巨大的文化蕴含,需要多方滋养,而成功与否往往还难说,所以历来弄翰者虽多,大家代不数人。莫说大家,就是真正的书家也难当得。至于是否“著名”,从来多有“书外”因素的掺入,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情况很复杂,所以会有虽“著名”而其实连书家也很不合格 的怪事。实则并不可怪。汤用彤先生治佛教史,曾揭明“名僧”与“高僧”的区别,乃本自梁释慧皎撰《高僧传》之“序录”:“自前代所撰多曰‘名僧’,然‘名’者本实之宾也,若实行潜光则高而不名,寡德适时则名而不高,名而不高本非所纪,高而不名则备今录,故省‘名’音代以‘高’字”,我于此颇有启发。我对“书家”这个称谓很看重,认为不可轻得,因此也不敢以此自命。直到今天,我自认至多是个“爱好者”或“能书者”,只有“票友”的资格。依我看,申请加入“书法家”协会,至少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够格的真本事,二是相当的自信和勇气。在我,自觉尚欠缺。或许有人会怪我迂执,但我想总要经得起“循名以责实”的检验吧。为此,我感到在书法专业报纸上集中刊出几幅“作品”,对我来说多少有点僭越了。只是雅命难违,且受一次编者诸君的善意抬举吧。拙作平平,见笑了。
      按例,编者要求配一篇评介文章。我想,请人写吧,无异逼人出来说几句好话。“登”出来的,能不好么?可这些年来,不着边际的颂扬大家见多了,但常常一看附图便叫人心烦生厌。纵使最后也有“但是”,总无关痛痒,也就并不见得就此而“全面”了。还是自己来几句,不要难为别人了。我不想故作警语式地写几段“论书粹言”,还是平平实实回顾自己迄今为止的学书经历,顺带谈点切身体会。尽管时时注意省着用字,不料一路写来,到结尾时发觉竟有八千言之多,显然不称此用。于是有这《自述》后的“补白”。至于“评介”,似乎也不一定非有不可,因为报纸一到读者诸君手里,谁没有眼睛?谁不在“评价”?你若把“评价”说得板上钉钉,倒反而剥夺了读者应有的权利。所以,还是众说纷纭吧。


(原载《书法导报》1993年6月2日 总180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10:50:47 | 只看该作者
潘师《学书四十年自述》转载完毕!

谢谢老师!

谢谢师兄师姐们耐心、用心品读,也欢迎继续分享读后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函三楼书法论坛 ( 浙ICP备12023790号-1 )

GMT+8, 2024-5-21 01:03 , Processed in 0.05692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